top of page

写在母亲节

写在母亲节

--怀念我的意大利婆婆,想念我在上海的妈妈,以及给自己一个赞





婆婆有一个非常长的名字:Marianna (Marion) Angelina Tesser (nee LaRosa),May29,1937- July9,2019. 5月29日,1937 年到7月九日,2019年。几乎过世二年了。生有我先生老大,女儿Linda 和最小的孩子:儿子Mike。我生我女儿的时候,(因为我是唯一一个嫁入我先生家族的非意大利人,所以跟从夫家的传统习惯)起名字是意大利家族的一件大事,而且必须是由

代表意义的意大利的名字。先生的妹妹Linda建议为了纪念曾祖母也是婆婆的中间名,选了好多,最后定女儿的名字叫Angelina,而且巧合的是,女儿的生日是7月九日,而婆婆正好是7月9日去世的,正所谓的冥冥之中的定数。婆婆没有像传统的意大利婆婆那样,反对我和我先生的结合。她是我见过最善良的人。



























从婆婆身上我看到了中西方文化的不同。婆婆从不干涉他的三个孩子的生活。因为我为婆婆家生了唯一的孙子,婆婆虽然口中说她的家族没有男女不平等对待的习俗,但是从婆婆对待孙子的点点滴滴,我在旁看到了一个祖母对孙子的深沉的爱。因为婆婆住在加拿大中部非常寒冷的,冬天零下40度是正常的曼尼托巴省(Winnipeg),婆婆每三个月会来看我们,但是她每次都只呆二个星期。她在我家说她是来做客的。但凡她要做什么都会先跟我打个招呼,哪怕是用厨房里的一个餐具,都会说:“茜茜,这是你的厨房,我可以借用一下你的厨房吗?”一开始我不太习惯,总觉得婆婆有点太见外了,可是时间一长,发现这是一种尊重的表现。婆婆每次来呆二周,她会估算一下如果她自己生活,二周的生活费大约是多少,而想方设法变相地要把这些钱花在我家,找借口帮我们添置东西。婆婆曾经一度想买个小单元在我家附近,搬来安大略省住,(婆婆退休前是政府公务员,帮助刚来加拿大的移民安排工作,提供工作培训,一边在政府上班,一边把三个孩子养大。公公是新移民,18岁从威尼斯来到加拿大,碰到了已经在加拿大第三代的意大利后裔我的婆婆,不顾父母反对,20岁出头,就结婚生了我先生。我公公因为语言不通,新移民,刚来加拿大,什么活都得干,所以常常出差在外)婆婆的退休工资并不很多,算了半天,如果搬来这边住,这边的生活标准要比曼尼托巴省贵好多,每个月就没有多余的钱给小辈们买礼物等。最大的原因还是因为不想拖累孩子们。婆婆是个非常独立的女子。所以最后还是没有搬。婆婆每次来,教会我做一些意大利菜。婆婆说:“你要把老公拴住,必须先喂好他的胃。他是吃我的料理长大的,你用心地学几个他喜欢的菜。”婆婆有非常严重的慢性关节炎,到70岁后期,几乎一周里有1-2天在床上躺一天,全身疼,起不了床。但是婆婆非常爱美,80岁,还会让我约上美容店,带她去吹头发,做指甲,脚指甲。。。一早,如果婆婆是那种要躺一天的样子,我还得把美容院的预约取消了。婆婆还对我说:“Never say No in front your husband, but after, do whenever you want!”( 永远不要在你丈夫面前说不,但是过后,不用理会,做你想做的事。“






每次在街上,看到在街上乞讨的男女,婆婆都会给5-10元加币,她说她们不是到走投无路,不会上街乞讨的。婆婆喜欢看书,去Winnipeg 婆婆家做客,婆婆的花园太阳房里,有个篮子里都是书,所以我先生也有读书的习惯。婆婆非常喜欢唱歌。她的女儿是她的第二个孩子,和他的小儿子都有自己的乐队。每次家族聚会,Linda和Mike就会手抱吉他,各自弹唱自己的新作,婆婆在厨房里忙坏了,做她拿手的意大利肉骨,肉圆通心面等美食,一边在厨房随着儿女的吉他声哼哼。。。有时婆婆会唱几段意大利语的民谣,大家拍手符合。婆婆最开心的日子就是他的三个孩子带上他们的孩子去看她的日子,她总是穿得很鲜艳,虽然身体不太好,但厨房里少不了婆婆插手。女儿Linda在温哥华,我们在安大略省,家族团聚的日子每一两年就聚会一次,婆婆那个时候最开心。婆婆多才多艺,也会弹钢琴,有时家庭聚会的时候,看着她和Mike的女儿一起弹琴的情景,真是很温馨。婆婆喜欢听我的儿子讲讲孙子生活里发生的事,将来长大了想做什么,每次都用非常骄傲的眼神看着孙子,那种无条件的爱真情流露。最感染我和我不能忘怀的是婆婆的那种意大利式拥抱。每次一见我,先给我的脸颊上左右一个吻,然后就是一个大拥抱。有一次,正赶上我父母和婆婆都来我密西沙加的家做客,三位老人一致坚持给我和我先生放一次假,让我们去旅游三天,而我父母和婆婆三个人留守我家。想象一下我爸爸拿着翻译机,讲几句英文,居然可以指引开车的婆婆去买菜,还居然晚上吃完饭,三个人,我爸爸拉二胡,我婆婆唱歌,乐得不亦乐乎。



记得婆婆葬礼前,至亲家属可以去殡仪馆追悼遗体,三个孩子为婆婆安排了意大利罗马天主教的传统葬礼。我来到婆婆的棺木前,看到婆婆穿着她生前最喜欢的衣服,殡仪馆的化妆师还为婆婆化了妆,为婆婆的手指甲也做了美容(那么爱美的婆婆可以安心了),我看我先生给婆婆一个吻,我也在她冰凉的脸颊上给了一个吻,心里默默地感谢她对我的爱。(安息吧,Marion,你的孙子孙女我会照顾好,你最心爱的儿子我也会照顾好)。。。

在今年的母亲节,我想写对我婆婆的追忆,我想念在上海的母亲。“养儿方知育儿难,当我做了母亲才明白了您对我点点滴滴的爱,在这个特别的日子里,我要告诉你们,我爱你,婆婆,和我的妈妈。祝愿天下所有的母亲们快乐健康,希望你们教会你的孩子们,懂得感恩。

------ 陈泓(茜茜公主) Hong Tesser(Sisi)

致敬所有的母亲,2021年,5月九日,写于多伦多加拿大





附https://www.wojciksfuneralchapel.com/obituaries/marianna-marion-angelina-tesser/2067462/

87 views0 comments

Recent Posts

See All

今天是你的生日 今天是你的生日 我的中国 清晨我放飞一群白鸽 为你衔来一枚橄榄叶 鸽子在崇山峻岭飞过 我们祝福你的生日 我的中国 愿你永远没有忧患 永远宁静 我们祝福你的生日 我的中国 这是儿女们心中期望的歌 今天是你的生日 我的中国 清晨我放飞一群白鸽 为你带回远方儿女的思念 鸽子在茫茫海天飞过 我们祝福你的生日 我的中国 愿你月儿常圆 儿女永远欢乐 我们祝福你的生日 我的中国 这是儿女在远方爱

大漠黄昏 文/艺晗 好像寂寞了一世 就等着这一刻的辉煌 悬在空中的白日 用最后的炽热点燃云层 平淡的白云火了 干枯的山峦火了 苍茫的大地火了 就连走到半山腰的我 像仙人掌一样平凡的我 也一起火了 诗人简介:艺晗,本名杨永珍,爱好旅游、唱歌、写诗与诗朗诵,有不少诗作发表在各类诗刊 上。在激情流淌的瞬间,用文字以诗和散文的形式记录心灵的感悟, 这是人的灵魂与世界对话的 方式。

我是中国人 作者: 牛志玲 我是谁? 我无比自豪地告诉你: 我是黄皮肤, 黑眼睛的中国人。 我的每一个细胞都来自五千年华夏祖先的基因。 我的每一根神经都跳跃着炎黄子孙的音符。 我的每一滴血液都纵情欢唱着炎黄子孙的赞歌。 曾几何时, 我对我的外貌, 对我的肤色 犹豫,徬惶 怅然,迷茫 又曾几何时,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 踌躇,无措 无奈,踉跄。 当骤降的冰雹将无情的蓓蕾摧残, 我心底的大漠 在彷徨,迷茫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