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著名诗人卓成老师访谈

朋友们,今天我高兴地接受了加拿大著名华裔诗人、加拿大海外作协会长、中华诗艺社顾问、《海外诗人》主编麦琪女士的采访。


目前,从国际范围来看,新冠疫情仍然肆虐全球,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我们线下的交流和学习。我和麦琪女士所在城市远隔千山万水,时差12个小时,但是,疫情也好,时空也罢,都无法阻隔我们的学习交流热情。我们今天跨越国家、跨越时空的线上互动就是最好的例证。本次交流不仅促进了我们之间的了解,增进了两地作家和文学爱好者之间的情谊,还使使我们回忆起青少年时代、大学时代以及步入人生创新和创造、成长和发展的各个阶段的美好与感动,而且,激励我们用健康和积极进取的态度,尊重兴趣和注重探究的方法,充实、快乐地过好余生,并影响和带动周围的人一起向未来!


麦琪女士的提问设计一下七个具体问题:

1. 能谈谈您少年时期的阅读吗

2. 能否回顾一下,您所有的阅读经历

3. 您是如何走上写作之路的

4. 您的第一首诗是何时创作出来的

5. 外国文学和中国文学,哪一种对您的影响更深

6. 您的“枕边书”

7. 如果让您去无人岛,可携带三本书,您会选择哪三本书


第一个问题,我少年时期的阅读,可以说很多,丰富多彩。这不仅因为我父母亲呢,他们就特别重视教育,而且,我从小跟着姐妹们还有一些热爱阅读的小朋友们在一起。这一点很重要。加之,我从小大人给买的小人儿书很多,都是成套成套的,比如《红灯记》《智取威虎山》《雷锋的故事》《西游记》等等国内的,还有《寓言故事》《列宁在十月》等国外的名著,只要当时公开发行的小人儿书、甚至是小说,我们家几乎都有,很多都是成套的呀。

在我们生活的宿舍大院儿里,在上世纪6、70年代到80年代初的时候,我们院儿里面几乎没有人家有像样的书柜或者成批的书,我们家有。这为培养我的兴趣、促进我的学习起到很重要的左右。

第二个问题,我所有的阅读经历。总的来说,我的青少年时期读书,主要是文、史、哲方面的为主,政治学、管理学、社会学方面的次之。

从小学到初中,阅读的种类更多了起来,涉猎面也更宽泛了。《西游记》《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传》《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青年近卫军》等中外名著成为我中学时代主要阅读书籍。进入大学之后,功课虽然紧,但是因为没有了升学的压力,所以呢,大量阅读课外书籍成了大学生活的重要部分,中国的几大名著,有的在上大学后再读,写读书笔记,有的读过3、4次。像《三国志》《东周列国志》《三国演义》《资政新编》《红楼梦》《儒林外史》《封神演义》《聊斋志异》等等中国古典名著,如《童年》《红与黑》《悲惨世界》《老人与海》《巴黎圣母院》《爱弥儿论教育》《简爱》《战争与和平》《大卫科波菲尔》《安娜卡列尼娜》等等,都是热读之书,有的不仅借阅了,还攒零花钱把它买下来,真是酷爱读书爱不释手。

大学毕业上了班儿之后,有一段时间我叫它“读书的真空”,就没什么时间读这类“闲书”了,只是忙于工作,读书面儿也变得很窄了,窄到主要读那些与课堂教学、备课和班级管理相关的书籍。后来走上行政管理岗位之后才发现,只读当下用得着的东西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工作和成长发展的需要了。发现有很多东西都需要学,都需要更新,这才又捡回来,挤时间、抢时间学习读书啊。读很多的书,大部分仍然是一些实用的,指导岗位工作的。管理学、社会心理学,社会关系、公共关系等等许多方面啊,开始大量的读啊,需要什么就读什么。


第三个问题哈,怎么走上写作之路,走上写作之路的话,完全是一种兴趣和从小的爱好啊,小学时候呢,都是老师要求写什么日记啊,写什么小短文,背诵古诗文的一些精彩片段。写作呢,我记得是从写说明文开始的,我记得很清楚,说明一个事物,说明一个事件什么的,比如说写一个活动或者会议的通知,开起来简单,对初学写作的人来说颇费心思费脑子呢。

再就是我得益于从小学到大学,班主任老师呢,都还是语文老师或文史很好的。

我小学的班主任郝佩英老师,初中的翟万荣老师、高中的张冰老师,都是饱读诗书、文学功底深厚、兴趣爱好多的,而且,口才、写作能力、教学水平,都是一流的好,我就是从那个时候热爱上写作的。我大学的班主任,虽然不教语文,但是他始终是搞文史相关的,这个使我很受益。

特别是高中开始,我的语文老师呢,就经常要求我们背诵古诗文和优秀文学作品,经常组织或检点班上喜欢写又写不错的人去参加全市作文竞赛,我就参加了两次,两次还都获奖了。不过呢,获得奖倒是不怎么地啊,我大概记得最好的一次是获得了二等奖,第一次好像是三等奖还是优秀奖。

这个获奖呢,对我的影响特别大啊,所以呢,我父亲就把我获奖的文章呢,找了一个人呢,就在报纸上发表了,那就算第一次发表作品吧。但是找人发表文章首先你必须写得好才行呀,得像个样子啊,得能代表的了省会城市中学生的写作水平,所以,得到人家认可我,这是前提,我很高兴,很骄傲。当时获奖的文章我记得好像是与纪念周恩来总理有关的一个散文诗。


第四个问题,你的第一首诗歌是时候创作出来的,那就是这个,1976年周恩来总理逝世,开展了很多活动,包括作文竞赛。我写的这篇散文诗,老师和我的父母亲都帮着我推敲过,题目记不起来了,当时也没注意保存很遗憾。


第五个问题,外国文学和中国文学哪一个对你的影响深

远?外国文学对我影响最深远的就是像莫泊桑的、罗曼罗兰的泰戈尔、雨果,还有那个什么俄罗斯的文学,印度的啊,还有法国的,像这些啊,那会儿大学看的特别多,因为我们是师范大学嘛。图书馆里面的书特别多啊,不像当时的中学那个图书馆呢,就特别小,书也不够丰富,实际上就是个图书室啊,而且中学生,根本没有资格去借阅,到了大学条件就特别好啊有专门的图书馆,图书多啊看都看不完。

中国文学呢,主要是咱们传统的,具有代表性的,如前所述。对我的影响特别的大的,我们从小学到中学吧,几乎贯穿始终的就是一个红色的教育的这样一个主线,像雷锋日记,董存瑞、黄继光、欧阳海、张思德等,像这些英雄故事书,英雄人物的书籍特别多。我印象最深的呢,还有一个在东北一个什么地方发了一次洪水,有一个叫付春华的战士,为了国家财产不被洪水冲走就跳到河里面去抢救伐下来的原木,为了去抢救一根儿木头,而牺牲了自己的生命。我就被这个英雄人物所感动和激励,我觉得那个时候英雄人物特别高大,还有欧阳海,为了不让受惊的马威胁到急驶而来的列车和伤及群众,他用尽全身力气将受惊的马推出铁道,避免了事故的发生,自己却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这些书对我的印象特别深远。还有一本书给我的印象特别深刻,就是俄罗斯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还有《青年近卫军》,还有我父亲在中学的时候专门让我看过一本书,叫出《类拔萃之辈》,对我的印象特别的深,对我的成长发展都起了很大的作用。


第六个问题,是我的枕边书吗?我是一个时期有一个时期的枕边书是吧?没有永恒不变的枕边书啊,这个这个要分分年代啦,分年龄阶段啊,就我刚才列举的这些书都都成为过我的枕边书,但是枕边书实际上比较多的还是诗歌、散文和和英雄人物的传记这样一些书,因为父亲就是从革命队伍中走过来的,,这个红色印记和红色教育对我的印象和作用是深刻而深远的、挥之不去的。


第七个问题,如果要让你到一个无人岛,只让你带书三本,您会选择哪三本书?

三本书?那怎么能够?三本书是根本不够的哈,啊我,我理解您的意思,就是最喜爱的三本书啊,最喜爱的三本书,我想中国的这个文学当中,我会选一本是吧,外国文学当中会选一本我自己出版的书,我会带上一两本啊,那带的这些书肯定都是与文学和和写作相关的。啊,比如诗歌呀,散文呀,像这些我比较喜欢的,这些我觉得应该是这样嗯,所以他们都说我,我有一点这个,就是怎么说呢,这算不算一种这个,反正就是特别尊重自己的兴趣,执着、坚持。

3 views0 comments

Recent Posts

See All

今天是你的生日 今天是你的生日 我的中国 清晨我放飞一群白鸽 为你衔来一枚橄榄叶 鸽子在崇山峻岭飞过 我们祝福你的生日 我的中国 愿你永远没有忧患 永远宁静 我们祝福你的生日 我的中国 这是儿女们心中期望的歌 今天是你的生日 我的中国 清晨我放飞一群白鸽 为你带回远方儿女的思念 鸽子在茫茫海天飞过 我们祝福你的生日 我的中国 愿你月儿常圆 儿女永远欢乐 我们祝福你的生日 我的中国 这是儿女在远方爱

大漠黄昏 文/艺晗 好像寂寞了一世 就等着这一刻的辉煌 悬在空中的白日 用最后的炽热点燃云层 平淡的白云火了 干枯的山峦火了 苍茫的大地火了 就连走到半山腰的我 像仙人掌一样平凡的我 也一起火了 诗人简介:艺晗,本名杨永珍,爱好旅游、唱歌、写诗与诗朗诵,有不少诗作发表在各类诗刊 上。在激情流淌的瞬间,用文字以诗和散文的形式记录心灵的感悟, 这是人的灵魂与世界对话的 方式。

我是中国人 作者: 牛志玲 我是谁? 我无比自豪地告诉你: 我是黄皮肤, 黑眼睛的中国人。 我的每一个细胞都来自五千年华夏祖先的基因。 我的每一根神经都跳跃着炎黄子孙的音符。 我的每一滴血液都纵情欢唱着炎黄子孙的赞歌。 曾几何时, 我对我的外貌, 对我的肤色 犹豫,徬惶 怅然,迷茫 又曾几何时,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 踌躇,无措 无奈,踉跄。 当骤降的冰雹将无情的蓓蕾摧残, 我心底的大漠 在彷徨,迷茫

bottom of page